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关注微博 关注微信

爱福特车友会

[转载] 汽车改装文化之流派

2012-2-18 23:30 3182 6

[复制链接]
ゞˊ&信﹖ 发表于 2012-2-13 18:39 |阅读模式 查看: 3182

ゞˊ&信﹖ 楼主

2012-2-13 18:39

盾标申请-爱福特车友会盾标申请
本帖最后由 ゞˊ&信﹖ 于 2012-2-13 18:44 编辑

前言      
       汽车改装是一种文化,也是汽车历史发展中的必经阶段,所以如果单纯地将汽车改装看成是一种只有年轻人才选择的标新立异那就大错特错了,如果你还不能接受汽车改装的话,那或者反过头应该问问自己,到底自己有多了解每天都驾驶着的汽车呢?为玩汽车改装的车主贴上“飞车党”的标签,这是对改装最肤浅、最无知的人在自曝其短。
       随着汽车产业进入大规模工业化、全球零部件供应高度集中、汽车科技及制造同质化等等现象的出现,可以说,今天的汽车已经越来越没有个性了,相同的零件、相同的操控感、相同的舒适性感受等等,正如跳入一辆奔驰和一辆雷克萨斯时的驾驶感受几乎是毫无分别的,如果一个用车人只能用那个车头的标志才能先入为主地分辨出不同品牌之间的差异,那是多么可悲。而在这样的汽车产品的不断普及的21世纪,车主们为了避开同质化,改装已经成为了一种必须的手段,而改装的潮流也开始发生了变化,这就是今天我文章中要介绍的汽车改装文化里的流派。
       现今主要的改装流派不少于六七个,他们各自有相当部分的拥趸,各流派之间非但没有相互竞争的关系,反而还不断吸收其他流派之长而继续发展,相对于上世纪七八九十年代那种单纯追求运动化的单调而言,今天的改装行业可谓是精彩纷呈了。以下我们便将国内外常见的几大改装流派作一个陈述,希望各位喜欢改装的读者们也能为自己爱车的改装风格作一个参考吧。



汽车改装发展      
       汽车改装的起源于赛车运动,这个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果要将确实地计算其起始时间的话,估计谁也给不出一个元年。但如果追溯年代的话,那应该是从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开始出现汽车改装的苗头,因为那个年代已经有部分的跑车制造商为了提升车辆的性能而开始通过售后市场向车主们提供可以改善汽车动力及操控性能的部件了,例如De Tomaso、Aston Martin便在其中;到了七十年代中后期,随着汽车运动的广泛普及,以民用车为原型的汽车赛事更大力地推进了改装的萌芽,特别在世界经历了第一次石油危机后,车厂们都不愿意背上“喝汽油如白开水”的骂名,纷纷转投研制一些排气量较小、动力性能稍差的引擎及车型应市,但那些享受惯了大马力刺激的热血车主们开始纷纷自找出路以满足那些近乎疯狂的癖好。于是,在那个年代及之后的八十、九十年代变纷纷涌现出例如Koenig、AMG等等名声在外的改装名店。随后,那批帮车厂们研制高性能赛车的公司自然也是不甘落后地纷纷开始民用化,例如Cosworth、Prodrive、Mugen、TRD等等,所以从今天看来,这批最早投入汽车改装业的先行者们,他们均坚守着自己的改装风格:运动。所以你不会在Mugen或者TRD的产品目录里找到现今流行的VIP、DUB之类的改装风格。
       改装就是为了要满足车主们对汽车的个性化需求,在追求性能的同时,亦有部分对潮流或者说对汽车造型有着特殊触觉的人们,便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汽车外形方面,及后发展出VIP、DUB以及Hella Flush等不同风格的外观改装潮流。甚至会将现实生活中的爱好与文化,融入到汽车改装之上,例如“痛车”,将动漫以及游戏元素表现在车身上,便能够反映出日本深厚的ACG(动漫与电玩)文化。同时,我们也能够看到,改装所折射出来的,不仅仅是对性能、对速度的渴求,它已经逐渐发展为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张扬个性的文化。
01.jpg
赛车是汽车改装的起源是不争的事实,内涵包括了动力、底盘设定、还有外形等方面。

02.jpg
重口味的货车司机蜀黍,也会对货车下毒手。

03.jpg
“痛车文化”可以说是最草根的改装文化,而痛车的范畴,也慢慢从
单纯的车身装饰延伸到汽车的周边产品,例如“痛油”——机油




Sporty运动派      
       运动派是改装的起源流派,也是现今最多改装品牌和厂商支持的流派,其改装特点就是平衡性。所谓的平衡性,其实就是将原装车看作一个平衡点,改装时通过替换、修改和设定原装车的参数,将总体的行驶性能提高到更高一个层次的改装方式。大家都知道,现今的汽车已经存在非常严重的同质化,而且,汽车生产商因为要顾及到环保、成本及最终售价等制约下,新车的各项性能尽可能地满足日常使用需求便推出市场,所以只要对汽车有一定了解的驾驶者,便会对这样或者那样的性能感到不满意,特别例如美国、日本、欧洲这样的诞生在车轮上的国度里,对汽车性能越是了解的消费者会越感到不满,所以在这些国家的改装行业极为发达就是这个原因。国内可能还有相当一大部分的消费者还在第一辆车的兴奋点上,所以车辆使用上的好与坏还未能作出正确的判别,被广告和舆论错误导向的大有人在,但可以这样说,只要兴奋点过了,改装的消费便会随之而来。
运动派的改装主要的改装方向是动力性能和操控性能两部分,而围绕这两部分的性能提升,有了例如强制进气增压系统、进气、排气、肚内强化构件、行车电脑升级、高性能轮胎、轻量化轮圈、避震器、防倾杆、硬轴承、高性能制动系统等等零部件种类的出现,而其周边辅助的改装零部件更是五花八门,例如冷却增效部件、变速系统强化套件、监控仪表、运动化的方向盘、更贴身的桶型座椅等等,这些都是目前较为流行的改装零部件,而通过替换高性能的零部件后,配合优秀的、适合驾驶者的调教后,改装后的完成品会与原装车有着天壤之别般的、完全不同性能的行驶体验,而且避免了性能同质化的尴尬,也让驾驶者获得更好的驾驶体验。
       性能派来源于赛车,所以性能派改装,也大多有参考不同赛事风格而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向:直线加速型,马力就是王道;赛道攻略型,无论是封闭赛道还是山路,体现性能改装的总体平衡性;高速巡航型,稳定地将汽车速度极限发挥出来;花式表演型,专攻炫目的汽车特技,如漂移、场地绕桩等。
04.jpg

05.jpg

06.jpg



扮演派      
       关于扮演派以及接下来要说的“高仿派”,都是属于参加化妆舞会的性质,以某款车型为模仿对象。只不过,扮演派的态度会较为玩票,“山寨版”也无所谓,反正就是图自娱自乐或者制造点回头率,同时还要保留自己的一些特征,让别人自始至终都明白这是一场扮演游戏;而高仿派的态度就较真许多了,要尽可能将原著忠实还原,以几可乱真为目标。
       扮演派虽然是属于一个充满个性的派别,然而国外也没有对这类的改装行为有个正式的称呼,暂且以“扮演派”这个称呼,来概括这些喜爱玩模仿秀的玩家们吧。扮演派并没有什么正式成为改装分支的一个明显标记,实际上角色扮演从来就不温不火地被演绎着。玩扮演派的“演员”演技当然是最重要的,而入目程度则会因人而异。有的入戏颇深,必须形似神似兼备;而有的就只是想要恶搞娱乐,让人家看到不一样的自己,或是抓住其中一两个点来进行扮演,相信大部分的“扮演派”玩家,都是追求个性的极致,以至于不满足于修饰原设定,跳出固有的框框,突破自身固有的形象,去进入另外一个角色。
       想要玩扮演,一如模仿秀,需要的“戏服”、“道具”可不少。以最简单的方案为例吧,想要模仿某车,那么前后灯组以及中网是最容易体现模仿对象的,这当中涉及到的改动除了是电器电路匹配之外,前后翼子板、引擎盖、行李舱盖以及前后防撞杠甚至车门,都有修改甚至重做的需要。简单地更改前后灯组也是一桩如此庞大的系统工程,而且绝大部分的扮演,都不会有量产化的套件推出(除非是大热门的角色扮演对象车型),不是普通的一拆一装就搞定的活。漫长的DIY所需要耗费的精力,以及要保证DIY之下的QC(起码别人在五步外看不到瑕疵为标准),都需要扮演玩家们极大的物质与精神投入。不过,一旦扮演成功,所得到的荣誉感却是和之前付出的辛劳是成正比的。有偏执的人认为,这种角色扮演的改装,无异于“装假狗”(也就是“不装A不装C”),是“买不起奥迪往奥拓上贴四个环”,笔者只能同情这些所谓名人或者公众人物的肤浅了,你继续开着你那味如嚼蜡的原装车去吧。
07.jpg
一辆改了350Z车头,英菲尼迪G35车尾的日产Silvia S13《TopSercet易容术 180SX变350Z》。

08.jpg
东京自动车大学是一所专门培养改装界人才的学府,也是地球上绝无仅有的改装专修学院,学生的毕业设计——铃木Cappucino改装而成的GT-K。

09.jpg
轻度角色扮演,在国外还有Alphard款的大发货VAN、或者奔驰款的Wagon-R,国内这台则是Lexus中网,详见《凌Tur微bo》。

10.jpg
这是一台VIP加Replica加扮演的交叉作品,酷熊装悍马,出自《悍熊H4:长城酷熊》。



Replica(高仿派)      
       Replica,意思就是“复制品”,并且难以区分与真品之间的区别。相信这可以帮助大家区分扮演派与高仿派。走高仿路线的,原汁原味是唯一宗旨,不允许与原作有任何的偏差。Replica这种改装文化,源自于对于钟爱之物的某种情结,而在现实中又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无法获得,于是就通过Replica的手法将其重现。复刻是一种对历史或者某一事件、某一车型状态的恢复。
       不管目的在于重现已经停产甚至在世界上消失了的物品,还是为珍稀品制造出更多的复制品,以供展示或者收藏,一言蔽之曰Replica。这种复刻改装在国外的一个特定圈子里是很流行的。很多大量从事Replica改装服务的公司,会特意针对某些车型进行Replica,并且根据复刻原型重现的难易程度,推出Replica整车或者高仿专用套件。——某些身材比例怪异、布局奇特的车型,干脆直接复刻整车来销售,例如Shelby便是最明显例子;而某些车型,则可以用现存的车身,经过一系列简单的外观改造便可实现Replica,这时候Replica公司就会推出“以A车为原型复刻B车”的套件,当然A车是需要购买者自己准备的。他们的作品的改装方式有点像我们玩双星汽车模型。为了运输的方便,厂家会将一套可以组装的套件,甚至是一台Replica整车,以散件的形式运送到买家手上,于是买家就要像做模型那样,按照说明书一个部件一个部件地安装起来。由于产量不高,并且产品的素质一定不能敷衍了事,Replica套件的售价不可谓便宜,以法拉利F40套件来说,以Replica套件基于丰田MR2开发为例,整套套件的售价会超过40万人民币,还不包括安装与运输的费用。——当然,这笔花销,比起买回来一台真品F40是要便宜多了。
       所以一定有人会反感Replica,因为它就等同于“赝品”“山寨”,特别是某些古董车收藏家,对于Replica的态度简直有如水火不容。不过,作为一种文化,“复刻”的确有其有趣的地方,同时也将改装的“有中生更有”的创意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可惜的是,在国内玩Replica,会受到相对落后的法律所掣肘。而且国内对于那种有传统意义上的具有历史价值的汽车文化表征还相当的肤浅,也没有多少值得国人纪念的汽车大事。于是,我们很难在中国看到真正意义上的Replica。如果退一步说,只要高仿的对象是在国内可望而不可即的货,那么那些东本思域“FD2”化、长城酷熊“bB”化,也可以说是Replica吧。
11.jpg
国外非常流行这种Replica套件,装上之后的效果也可以以假乱真,这辆是由马自达
MX-5高仿而来的阿斯顿•马丁。它与扮演派的分别是,Replica会尽量不露出马脚。


12.jpg
以长安之星Replica而成的大众T1巴士。

13.jpg
Replica是这样炼成的……



Hella Flush      
       Hella Flush是由Fatlace创始人所创造的一种新兴改装潮流。Fatlace是一个1999年创立的服饰类的潮流品牌,旗下的产品十分丰富。而他们的数位创始人以及设计师,有一天突发奇想地将服饰设计的理念放到汽车上,令汽车变得十分低趴,而不按常理出牌的轮胎以及轮圈组合,使得车体看起来有如“暴龟”(某些Hella Flush亦会将翼子板稍加外抛,形成真正的“暴龟”)。虽然不知这样的改装有何实际意义,但Fatlace拥有大批信徒,于是信众们亦被这些潮流教父的玩法所影响,不知为何地追随而去。潮流就像火苗,只要有火种就能无声无息地传播,于是在2007年至2008年间,在Fatlace的主导下,这股小众的改装风潮便正式形成了另外一个改装风格——Hella Flush。
你可以将Hella Flush定义为对某种现象的描述,那就是:
1、轮圈使用比正常值更加外张的Offset值,使得轮圈超出车身翼子板所能覆盖的范围;
2、车身要被降低到一个不符合日常使用的高度,弄潮儿就是要有另类的态度不是?至于怎么降低车身,倒是没有一个标准,气压避震、绞牙避震、短弹簧,甚至改装羊角,你可以不择手段;
3、作为前两点的结果,轮胎想要不被翼子板蹭爆,就必须使用比轮圈宽度窄的规格,令轮胎边缘内缩,以至于可以完全藏在翼子板内,当然翼子板也可以根据轮圈突出的程度,作出一定幅度的外抛;
4、如果要比有态度更有态度,那么最好轮胎的倾角值也不要和正常人“一般见识”,负2度(也就是轮距上部分较窄,下部分较宽)起跳吧,方法也是可以不择手段,可调倾角摇臂、垫片、改动羊角都可以,总之不走寻常路。
       说白了Hella Flush就是“玩轱辘”。不过如果往更高层次上说,Hella Flush提供的是一种重新思考世界的方式,例如,为什么某个尺寸的轮胎要对应某个尺寸的轮圈;为什么负倾角产生轮胎偏磨我们就要避免;谁规定轮圈不能突在车身外面而轮胎却要不被轮拱蔽?是的,如果你觉得Hella Flush不合理,那么,人又为什么一定要符合“理”才是对的?当坚持另类得到效仿,新的潮流就将出现。改装的精神,不就是个性化吗?
14.jpg
对于Hella Flush的改装风格而言,Offset就是一切,夸张的突出才够正宗。

15.jpg
无论什么车,只要信奉Hella Flush,并且有歇斯底里玩下去的勇气就OK。

16.jpg
这是一个很极端的例子,靠鼓形的轮胎来“暴龟”,轮胎已经离开轮圈内缘了。



暴走派      
       暴走派,顾名思义,就是“失控”,在日本语当中形容不按常理出牌,不愿意遵守条条框框的人群。如果要追究暴走派的起源,那么在日本江户以及幕府时代所兴起的浪人(江户时代称人侠)群体。浪人们可以说是一群游走于编制之外的侠客,行侠仗义但不喜欢受到拘束,做事特立独行,没有阶级立场(可参考动漫作品《浪客剑心》)。而日本年轻人对于浪人的不羁与无拘无束总有一股崇拜情结(叛逆的心,年少轻狂时总会有的),于是便有这样“志趣相投(臭味相投吧)”的年轻人,三五成群,买辆便宜的二手车,思域、阳光什么的,在马路上开快车,追求浪人般的无拘无束。1959年以雷族自居的集会标志着暴走族雏形的形成,而后1968年暴走族(罗马音Bozosoku)正式登场。然而古代的浪人是行侠仗义的游子,而以日本男性对于浪人以及武士道精神的扭曲理解而衍生的“暴走”风,则是来源起于一群所谓不为尘世所拘束的小混混。虽然暴走族不时与社会甚至与警察发生冲突甚至酿成惨剧,但暴走族的兴起可以说是日本整个改装文化的起源。需要强调的是,暴走族是一个族群,凡是喜欢在马路上开快车或者制造混乱的群体,都可以称为暴走族。所以暴走族是一个统称,里面包含了很多的分支。有视环城高速如无限速公路Autobahn的湾岸族(参考动漫作品《湾岸》),甚至VIP亦是从暴走文化当中所衍生的一个派系,还有专门改面包车与MPV的Vanning,同样地还有没有专门名字的改货车流派。
17.jpg
这些奇形怪状的面包车,就是暴走族所喜爱的改装风格,难怪普通日本民众对暴走族如此抵触了(—_—)。

18.jpg
冲天炮一样的排气管、各种鳍,不一定要美观,但是一定要与交通法对着干,不然就对不住“暴走”这个称谓了。

       日本对于汽车有着各种各样的法律,违反限速的暴走族就是“湾岸族”,但他们只会闷头飞车;违反社会正常秩序的就是黑帮“VIP族”,而这种改装风格逐渐便自成一格,独立在暴走族外了。而针对改装车外形,日本警视厅执行一套明确的法律,规定汽车改装之后的长宽高等规格。但这群执意与条令对着干的暴走派,又怎会遵守对改装车的限制呢?于是,暴走派愈演愈烈,比引擎盖还长车的前下巴,比车顶还高的排气管,甚至刻意强调突出的尖锐物,便是暴走派的其中一个较为引人注目的分支,同时由于惹目度够高,被相机捕捉到的机会亦较高。所以,我们对于暴走族的印象,大多是来自于这个“外向”的分支,于是他们就成为暴走族的代名词了。
19.jpg

20.jpg
哇,重口味……再极端一点还有机油冷却器外置的造型。



VIP      
       别以为VIP这个这么优雅的称呼,是来自于什么皇室贵族。其实VIP改装风格,是起源于八十年代的日本黑帮界。在暴走成风的日本,当然脱不开黑帮势力团体的作用。相传日本的黑帮老大们,都喜欢以高级房车作为座驾。如同不同的帮派的成员会以特殊的装束或者纹身等标志,黑帮大佬们的座驾也有自己帮会的标识,不然在帮会斗争过程中,如同电影场面上的追车场合(暴走),追错了自己人的车那就丢人了。于是,作为暴走族当中的高级玩家,黑帮用车同样会改车,来统一“帮派形象”,通过车辆饰物就能分辨车内人物的江湖地位,并且与其他帮派相互区分,也好让车子跑得更快些。就好像警车贴警徽一样,车头以及车身侧方的徽章,是他们的第一着眼点;然后会通过车内的饰物以表明身份,例如Junction Produce的菊花结便是起源于黑帮的标志物;车身包围以及轮圈,也是很好的相互辨认的方法。不同于“匪徒”,黑帮其实有着一套非常严明的帮规以及行规,黑帮中人亦需要顾及自己的形象,于是黑帮车的改装,并不会太过于浮夸,反而是以追求极致豪华为重点,而车身的颜色也多选择黑色,以便与良民划清界限。那时候的VIP改装,也仅限于黑帮“内部交流”,鲜有“良民”效仿(当时在日本玩改装的人便与“坏人”几乎是划上等号的吧)。
       而伴随着黑帮改装而崛起的,便是那堆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间的日本豪华轿车,诸如丰田皇冠、Mark II甚至Celsior(日本本土版LS400)、Centry,以及日产公爵、风度等等,就是VIP的始祖,所以严格意义上的正统VIP,都是围绕在这些车系以及它们的后继车系之中。以至于这些日本产的豪华房车,都有一个统称“VIP Cars”。而九十年代后期所兴起的以同样发手法改装MPV,甚至微型轿车,当然也可以归纳在VIP改装之列。严格的VIP改装公式,首先要选择一台素色的高级轿车、MPV或者厢式汽车,颜色要黑或者白才够正宗。低矮车身、大尺寸电镀轮圈、贴地感强烈但线条并不夸张的车身套件、车内豪华的沙发式座椅、真皮包裹以及钻饰打扮,是VIP必不可少的元素。但是,并不是说拥有了这些元素,便可以对号入座说这是在玩VIP了。
VIP是一种改装潮流,更是一种改装态度。玩VIP要玩到挑剔并闷骚着,那才是境界。永远蔑视山寨货,包围、内饰一定是用什么DAD、JP、Fabulous的品牌;电镀的轮圈从来不会有多余线条;时刻保证车身光洁如镜,电镀材质装饰件的使用也要适可而止,别太“吉利”了;宁可不开车也要保持车身低矮的状态不妥协,前方修路就掉头吧;车内永远都要一尘不染,让别人上车都禁不住问一句“我要脱鞋吗?”。哦,还有,开车的时候要有气场与气度,不怒自威,不用卡位其他车也会自动让位。所以,VIP不是这么简单的,以后不要看到车身贴地的都管这叫VIP改装了,它可能是超载的捷达。
21.jpg
VIP就得这样,一尘不染,趴在地上。

22.jpg

23.jpg



DUB      
        通过翻查资料,得知DUB的全称是Double dime,也就是以二十寸轮圈来代表这种改装风格。DUB与VIP有部分相同的元素,例如原型车大多会选择大型房车或者MPV、SUV,以及都会体现大尺寸电镀轮圈,电镀车身饰件等,于是也有不少人将VIP与DUB的概念混为一谈。但是从起源上看,DUB与VIP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改装文化。如果说VIP是一种改装文化,那么DUB则是一个庞大的Hip-Pop文化当中的一个表现形式,它并列于Rap、街舞、涂鸦以及街头篮球等,是美国黑人文化Hip-Pop世界对于汽车改装的理解与态度。在七十年代的美国,非洲裔黑人饱受歧视,受困于贫困与失业当中。于是他们便将非洲传统的节奏韵律与自身对节奏的天赋融合为一种独特的音乐文化,Hip-Hop。伴随着Hip-Pop而发展起来的旁系文化,便有饶舌、涂鸦、街舞、街头篮球等带着强烈韵律感的表现形式。
       而DUB这种文化的起源大约在上世纪的90年代初,那个时候全球的经济起飞,作为领导这种经济的美国自然成了当中的聚金地。同时黑人的社会地位得以迅速提升,于是出现了一批财富积累极快的黑人,例如歌星、体育明星等超高收入人群。在快速敛财的同时,在过去由于种族歧视以及贫穷而备受白人社会挤压的黑人们,有着最为强烈的报复心理,因此便在随身“行当”上下足本钱,用最直观的炫富来爆发他们积压已久的反抗。而从Hip-Pop文化起源的DUB,最大的特点在于这些人更为崇尚物质的堆叠,无论从衣着还是所使用的商品等等。当然也包括了他们代步所用的汽车,车的体型能有多大就多大,轮圈能塞多大就塞多大,车内的陈设与其说是奢华,更不如说是极端的财富堆砌,重型音响改造、奢侈物料以及设计的元素,夸张与极端就是DUB的最佳形容词。同时,DUB亦会融入很多其他Hip-Pop的元素,方才提及的重型音响改造当然是其中之一,另外还包括车身涂鸦甚至浮雕、能够令汽车也“Pop”起来的气动避震,等等。
24.jpg



德派      
       起初将德式定为一个独立的派系,也存在过一点争议,需要将德国的改装风格自立门户,独立在其他改装文化之外吗?其实这要从德国改装厂对于改装的理解开始说起。在德国人看来,改车是针对“提升”“个性化”这些特殊需求的一项售后服务。德式改装公司,不仅仅是对于汽车某方面性能的提升,更注重的是一种对车子的全方位“服务”, Novitec、Brabus、Lumma等等的改装厂,都拥有一支资深的专业服务团队,不仅仅是性能改装,清洁美容、保养维修都会一手包办。那么,对于这些改装厂敢于推出某些车型的改装车整车来进行销售,并且能够提供改装整车的售后服务,也就顺理成章了。或许这与德国改装厂的背景有着莫大的关系。许多赫赫有名的“御用改装品牌”,如Hamann、Techart、Novitec等等的创始人,在创立品牌之前,都是汽车制造厂内的重臣,单飞之后当然能够凭借多年的江湖地位,获得大量的车型以及技术资源,包括产品开发、售后服务等,都能第一时间从车厂方面取得第一手资讯,于是在针对某些特定车型的时候,德式改装厂便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了。同样地,我们很少看到“泛用型”德国改装厂,更多的是针对某些品牌甚至某几个车型。于是,德系改装自成一格,既像改装厂,又像4S店,或者倒不如说是售后综合服务公司。
       当然,除了服务方面之外,德式的改装还是很有看点的。他们的风格既运动又豪华,有1000匹马力的疯子,但同时钻进车内却又是一副宁静舒适的景象。改装部件售价昂贵那是无可避免的,全尺寸风洞的造价要靠阁下的一只小型鸭尾翼买单;区区一趟数据交换,背后是一帮引擎工程师以及长时间测试的结果。德国人改车,不喜欢对车子动太大的动作,尽量保留原厂的机械以及电子系统,这才能够保证汽车的稳定性。
       如果说上述的这么多种改装的文化,都是针对改装车,那么德式改装的文化,除了是德国严谨而疯狂的风格之外,亦有很大一部分是针对提供改装服务的店家,能否提供如同德国改装公司那般的无微不至的贴心服务,严谨地执行甚至比车厂以及4S店更高规格的操作。目前国内引入这些品牌,大多是引入他们的实物产品,也就是俗称的“改件”,却鲜有将他们针对整车的整个服务体系一并引入(例如在广州有Brabus、深圳的诺维特公司提供与德国Novitec公司相同的改装维修服务,另外还有北京的G-Power、AC Schnitzer、Abt、上海的MTM、Mansory、宁波的9ff等等)。
25.jpg

26.jpg
比利时Mansory也是一个很典型的欧式改装公司,将阿斯顿•马丁
V8 Vantage改装一番之后,再以Mansory的名义进行整车销售。



痛车      
       关于日本改装文化,那么不得不提的一种就是痛车文化了。痛车,一种另类的改装风格,一种近年来兴起的新文化。日本年轻喜欢ACG(注:动漫与游戏的统称)的有车一族为了章显个性,将ACG角色、ACG公司或角色名字之类的字画印喷印在自己的车上,这些印满ACG图案的车辆便称作痛车。而“痛车”一词的来源,也有很多种说法,有的说法是痛车就像是纹了身一样的,人在纹身时会感觉到痛,而经过“纹身”的车便是“痛车”;而有的说法是,在日本,在车上印上图案是要额外收税的,由于痛车一族的则是年轻人居多,额外的税收令他们心痛,所以叫痛车;有的说法则由读音而来,印上图案的车称为“paint car”,读音相近的缘故“paint car”与“pain(痛)car(车)”,痛车一词便成型了;有的说法更甚,因为年轻一族开痛车的基本都是单身汉,几乎没有异性会搭上一辆贴满动漫图案的便车,ACG迷一旦选择了自己热爱的角色便失去了与异性同车的机会,“心痛”的他们称自己的车为“痛车”。各种各样的说法均有自己的道理,因此,真正的说法无从求证。反正,痛车就是痛车,莫问出处。
       最初,痛车一词只流传于同好者之间。最早诞生的痛车可以追溯到1980年,当初的痛车雏形,车身也只有少量的图案,而且能见度是十分稀少的。但随着“宅”文化的渗透,以及日本动漫游戏产业所影响的人群越来越庞大,痛车这一改装文化亦随之被更多人认同与接受。每一年在日本都会有痛车聚会,甚至有正规的“痛車じゃぱん(Japan)運営事務局”来处理痛车群体的集会以及推广、管理等事务。而在Auto Salon这类型正式的改装展上展出的痛车,完成度十分高,不论内外装还是性能各方面,都经过专业的调教;甚至在日本的Super GT比赛当中,都有以“初音”为主题的痛车在赛场上与一本正经的厂车们厮杀的有趣场面。于是我们看到的是,痛车已经从一种“宅”文化逐渐融入到主流的改装文化当中了
27.jpg
雅俗共赏,法拉利也能痛,日本的富翁也不乏ACG控啊。

28.jpg

29.jpg



后记
       想当年我们依然处于“有瓦头”,有房便满足的初级阶段,只要有房子住就已经欢天喜地了,哪里知道,或者意识到这个世界上有一样东西叫做“装修”?但逐渐地,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以及家居文化的普及,装修成为了每一户入伙的新住户的必修课。同样,现在中国的整体汽车消费意识依然处于那种有车代步就已经风光无限的地步,同样大部分人也没来得及接近“改装”。其实汽车“改装”就如同装修一样,为千篇一律的事物打上个性化标签。无可否认,任何一种文化的积累与形成,除了需要有一定的时间之外,更需要以积极的方式引导。其实改装文化博大精深,又岂能用寥寥数种所谓“流派”就能概括完全?之所以写下这篇《汽车改装文化之流派》,便是希望能够对不同的改装风格分门别类,也希望能为后来者提供一点参考价值吧。

全部回复6

坦然 发表于 2012-2-14 06:31 查看: 3182

坦然 沙发

2012-2-14 06:31

路过~~~~~~~~~~
加勒比海苔 发表于 2012-2-14 16:12 来自手机 查看: 3182

加勒比海苔 藤椅

2012-2-14 16:12

迷茫…看来我们都是乱改
jiaoxuetao3 发表于 2012-2-14 17:45 查看: 3182

jiaoxuetao3 板凳

2012-2-14 17:45

的确不错比较拉风
大博 发表于 2012-2-16 09:41 查看: 3182

大博 地板

2012-2-16 09:41

好贴
学习了
我一直以为DUB是宽体呢
浮尘 发表于 2012-2-17 23:50 查看: 3182

浮尘 6#

2012-2-17 23:50

改车是一种追求也是一种文化{:soso_e179:}
贝勒爷 发表于 2012-2-18 23:30 查看: 3182

贝勒爷 7#

2012-2-18 23:30

我还是比较喜欢Hella Flush,不过,中国的路面不敢恭维。这样风格的车在中国算是流行不了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用户组 : 白金长老
邮   箱 :nurseyaya1984@sina.com
手   机 :未填写
Q   Q : 未填写
性别 : 就不告诉你
主页 :未填写
个人介绍 :未填写

主题

帖子

积分4852

  • 全国/北京|福特锐界L

    加会长微信:ifordclub002邀您进(全国/北京)福

  • 爱福特车友会首发 |

    爱福特车友会 全新福克斯“福特车队”车友

  • 【活动作业】爱福特车

    4月17日,爱福特车友会长安福特SUV家族地表探寻计

  • 爱福特车友会全国首发

    爱福特车友会福特EVOS·追光者车友会正式成立,欢

  • 爱福特车友会|2022款

    爱福特车友会,创办于2009年06月,福特全系车主过

  • 关于福特EVOS追光者车

    爱福特车友会 | 关于福特EVOS车机及车辆存在

  • 爱福特车友会|2022款

    新一代蒙迪欧&全新探险者共建会活动中,新一代蒙

  • 爱福特车友会 | 2022

    爱福特车友会|2022款国产福特探险者实车曝

  • 2022年爱福特车友会带

    2022年2月3日(大年初三),今天天气格外的好,大

  • 爱福特车友会首发 | 2

    爱福特车友会创办于2009年06月,车主会员遍布全国